30年中国巴西与印度经济综述

30年中国巴西与印度经济综述
以三个领导人为坐标的世纪结束了,写之前没有发现原来我一直和朋友关心与讨论的许多问题原来因由都藏在历史里,比如今天热门的全球化话题,比如争论不休的人民币汇率比如美圆的霸权。写完后感慨,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当今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寻求民族独立自主与发展的道路不容易。历史经过数千年的纷争与淘汰,能在今天活跃的民族与国家都不是弱者,都有各自的智慧,各自的国家如此各自的领导人更如此,不承认这些不行。
在讨论巴西前必须认识到巴西是一个资源禀赋极佳的国家,加上一百多年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无论巴西怎么折腾巴西的人均收入到2005年是3500多美圆的数字摆在那里.毕竟上天还是恩赐巴西人的.在讨论印度前必须认识到印度一直有着好的多国际战略环境,冷战时期能一直两头拿援助而两边都不翻脸的国家只有印度,而且一直为西方称道的法律与民主制度还有英语为印度出入世界带来了极大便利。而在讨论中国前,我们明白中国人始终没有退路就可以了。中国有历史使命感,走了出去,印度有对自己文明神圣的荣誉感,但是把自己的心关闭了起来,而巴西尽管没有关闭自己,但是没有使命感的巴西与南美早早的就离开舞台了。

...

查看 | 暂无评论

写在经济和比较发展进行时

写在经济和比较发展进行时

我写的比较经济先从几个国家的经济历史开始,具体说就是中国印度与巴西.有可能的话在完整这个篇章后,就是和俄罗斯和欧洲和日本的比较.最后就是美国,希望我可以做到.但是这些都需要从历史延续的角度出发,外国如此,中国不能例外.在我看来,不从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出发,既不能看明白自身的问题,更不能对我们关于明天的讨论有所帮助.共和国经济史最不好写的一个就是毛时代一个就是江与朱主政时代.所以几次停笔,不断的与朋友和网友讨论,呵呵已经开始出现诤友了.

现在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首先是社会化.无论个人英雄式的财富传奇有多绚丽,如果不跟上企业社会化就不可能长久保持竞争力,这个不论中外都如此,仅仅我们改革开放多少财富英雄成了浪花里的白沫,这些我们不能仅仅感慨或者叹息.在我看来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一个企业家的犹豫或者迟疑都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困境何况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比尔盖茨做的很好,在中国象陈天桥这样有清醒认识的企业家越来越多是好事情,更是中国的希望.不管怎么看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沉浮,不能仅仅从制度 法律等等客观环境的局限去看.要看就看时代的背景,象唐万新和顾雏君这样利用法律漏洞通过海盗式的财富聚集方式获得成功的即使得手也不长久,没有及时转型首先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社会.美国在80年代以来放松金融管制后,尽管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发现问题后处理是极其严厉的,即使庞然大物如安然也没有侥幸过关.中国如此,美国如此,世界皆然.

...

查看 | 评论(1)

关于日本经济复苏的补充讨论

关于日本经济复苏的补充讨论
说到美圆就一条日圆就没有办法比:世界贸易80%以美圆核算.    日本经济复苏的因素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其中的利弊也说的满清楚了.我下面引用网友的话来说说(意思都在里面了):  作者:wang3202 回复日期:2006-4-24 07:10:59      ............日本的社会结构注定了其改革的不彻底性。而日本的困局除非进行彻底的金融改革和社会增长结构变革,否则难以改变其未来。    日本统计局和财务省都说明了日本的经济复苏都起步在传统领域,而且利润增长的贡献来源于中国.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日本反应却相对迟钝.而且日本自1996年到2005年12:31日为止,能持续保持赢利的公司只有2家,丰田与佳能.而且刚拿到的日本大公司财务数据中,利润下华的大企业有不少,有的已经开始负增长我现在在看的就是几家前几年的赢利大户:日本化工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这里我想,最近石油飚升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正是由于日本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日本报纸与媒介直到今年才开始断定日本开始复苏,日本人不是傻子,至少没有烧包.不管什么财经媒体都说的是日本有开始复苏的迹象,我自己订的华尔街日报等财经报纸与刊物虽然都看好本轮日本经济复苏,但是我还没有看见一家正式的财经媒介宣布日本已经复苏了.我想我并不比这些媒介高明不少,要是转贴材料的话,去年华尔街多次预警美圆与日圆的泡沫风险,那又说明什么呢.我想谁都有自己的判断,多看资料更要多分析,我想这样才会更接近事实.对了多说句,去年中石油以1333亿港币的利润成为了亚洲最赢利公司,排名第二最赢利公司是日本的丰田利润为110亿美圆,而日本同期石油化工企业赢利过100亿日圆的却不多.这个算做我想说的旁证吧.      

...

查看 | 评论(2)

从日本经济复苏比较中国经济发展

从日本经济复苏比较中国经济发展

日本经济恢复有赖于3点,第一:随着大银行坏帐的削减,日本大银行开始恢复赢利,比如日本四大银行=瑞穗(Mizuho)、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三菱东京金融集团(Mitsubishi Tokyo Financial Group)及日联控股公司(UFJ holdings)2005利润总和为15-16亿美圆.虽然利润率还不足千分之一,但是总算止住了亏损的趋势,而且日本四大银行也预测今年利润大幅度提升.这个是舆论普遍看好本轮复苏的主要依据.

第二:是企业利润普遍复苏.日本从2004年开始企业利润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需求,开始普遍回升.虽然中国特需(日本称法)对日本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在25%但是在日本上市的利润增长中中国贡献占了50%.大公司的利润回升刺激了股市的回暖,这更加刺激了评论对日本经济本轮复苏的信心.

第三:是消费与投资的恢复,本轮复苏中消费市场的增长,与长达10年后日本大公司重新开始在日本进行投资也是日本经济开始恢复的一个重要支撑.

...

查看 | 暂无评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日本和文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日本和文化

我一个在日本留学多年并在日本大型企业工作多年的亲戚告诉我说,日本人拜祭先人一般是到父亲,很少祭拜祖父,那是因为父亲有养育之恩,而祖父往往没有.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由幕府统治的.作为武士阶层所提倡的儒家尤其是与神道并同佛教结合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崇尚的儒家精神与中国的儒家精神有很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恰恰就在和上.儒:忠恕之道,而日本武士道取其忠诚的忠而鄙弃了宽恕的恕,这样诞生于中国的儒家恰好在日本开出了畸形的花.日本的忠诚和中国儒家的忠诚表现出很不一样的地方.日本的忠诚是建立在一个阶级森严的利益群体上,对父亲的忠诚维系在养育的利益上,对领主的忠诚维系在领主给予的利益基础之上.从镰仓时代幕府颁布的<贞永式目>开始正式规范武士道的精神与具体规范以来,日本社会终究摆脱不了一个不断下克上的循环,终其问题还是在利益的维系之上,一旦利益平衡被打破那么彼此之间原来的权利与义务就会随时被颠覆.与中国那种,舍身取义,虽千万人吾往亦的那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的忠与为国家和民族和平发展的那种寻求宽恕和心灵解脱的恕的儒家有本质差异.日本的和的局限还在于一种奇怪的现象.我的一位前辈和郑重的提醒我:你招待日本客人的时候,叫日本菜千万分清楚是关东人还是关西人,关东人和关西人之间连菜也是相互瞧不起的.我想,无论有多大地域歧视的中国人都不会歧视四川的麻辣大菜,广东的生猛海鲜,北京的烤鸭和上海的大闸蟹吧呵呵.所以日本这个民族的独特在于,任何外来的东西都在这个岛国开出不一样的花结出不一样的果子.而且这个国家骨子里的一种复杂往往会给对外交往中的外国人一种同样的怪异.日本人骨子里那种固执与坚持是我所诧异的,尤其是那种不必要的固执,有机会还想真探讨下原因.这里我说一个事情作为结尾:我以前打工的老板同时谈来自日本和来自韩国的大公司的代理权,虽然都是大公司但是当时的这个日本公司在中国中国市场上有无可比拟的霸权地位和那时候还鼎盛的国家姿容以及很 多现实的优惠条件无疑使我老板的天平更倾向于那家日本大公司.但是在谈判接近尾声的时候,日方很隆重的向我老板的夫人赠送了包装精美礼物.老板欣喜之余回到公司急忙打开层层迭迭的包装,看了之后不禁勃然大怒:一条精美的女式内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首先本轮经济景气还是从出口开始拉动,其中中国因素是日本经济复苏各种因素中起到了了很特殊的作用.第二日本经济在转型过程中过于保守,对的增长新领域不重视,尤其是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与电子消费领域日本几乎没有很大的进展.这个一方面看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电子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看以消费电子领域为突破的韩国三星3年前就已经超过对手SONY,都说明了日本大公司对新领域的反应还是相当迟缓的.你前面说的使日本复苏的企业来自炼钢和炼油也说明了现在复苏动力的局限性.最后还是邮政改革,邮政改革的主要目的还是把邮政储蓄的庞大资金,逐步转向流通领域,刺激市场复苏.现在看效果还是明显的.但是在目前看刺激的对象还是那些大公司大企业,而不是很有活力与竞争力的日本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这里也许就是你缀文所写的日本和文化的作用吧.但是日本银行坏帐问题可以缓解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小泉政府连续突破法律上限从邮政储蓄里提取巨额资金来冲销的.目前的银行坏帐问题还只是没有继续恶化,而不是真正依靠改革开始恢复.

...

查看 | 评论(3)

剑侠情缘之惊涛拍浪

...

查看 | 暂无评论

剑侠情缘之烟波浩淼

...

查看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