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

前几天我在别的网站寻觅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了我的专业,这引起我的注意和探讨的兴趣。为此我特地为米米及各位好友转来。并补充几点吧! 说说雍正-疯狂影子 谈历史有时候是件很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实在是没有用处,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以为,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靠历史是没有用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并不怎么重视历史。其实,天下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人和人在倒腾,事情变了,规律并没有变,就看人能不能活学活用了。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借鉴,当然,“以史为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看看我们几千年的过去,有多少学者能称得上是真正明白了历史,又有多少帝王接受了历史的教训,结论就不言自明了。   然而,更麻烦的事情在于,你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很多事情明白归明白,做归做,所谓“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看的破忍不过,想的到做不来”的事实,不知凡几。   建国以来,我们实在拿不出象回事儿的历史学家,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原因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说也罢,希望以后会改变吧。   读历史,首重不因文解意,拘泥记载,要“顶门之上别具一只眼”。因为历史上的记载也是人做的,无法排除人为的因素,一定要多方考证借鉴,不为一家之说所迷惑,而且不能被记载的表面说法所误。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大部分真相是隐藏在记录的背后的,如果“为眼所瞒”,那就要为方家所笑了。司马公说“藏之名山”,以待来者,其中的难言滋味,还是很值得琢磨的。   好了,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有说到正题,那么就言归正传吧。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和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说起来未免有些难言。然而,清朝的前三个皇帝又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来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人又是满而非汉,所以说起来就更难言了。   雍正可以算是清朝最不好说的一个人了,关于他的各种各样的说法无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我不是搞历史的,分析方法可能或科班出身的人不同,而且资料严重不足。我的读书习惯又不好,大部分都是读过了就不知道再去哪里找了,只能就手头的一些大概说说吧,若有缺失错漏之处尚请海涵。   (一)继位   雍正继位是他从生前到死后一直背负骂名的重大问题,史学界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结论,不过从我们能够得到的历史和研究资料来看,也可以说是已经水落石出了。   康熙到底想传位给谁?   康熙一朝,立储几度变更,争位极其激烈。开始是太子,后来因为他的势力不断扩张,与康熙自己的权力产生了纠纷,而且矛盾不断激化,以至于康熙要时刻提防自己为他所害,“昼夜戒慎不宁”。(实际上,很可能是误解)结果先后两次把他废黜,此后皇太子之位长期虚置。虽然,康熙曾对大臣们说:“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赔累尔诸臣也。”(这可以说是做皇帝与臣子的知心话,大家可以从这些话里体会出很多味道。)可见康熙心目中已有人选,只是防止出现以前的情况而暂不透露罢了。另外的可能就是他心目中不只一人,有待继续考查。一般认为,当时最受器重的是雍正和十四子,二者必居其一。   雍正一直受康熙钟爱,八岁就随父出塞北巡,十岁出猎受封贝子,三十二由贝勒而封和硕雍正亲王,雍正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雍正先后二十二次参与祭祀,居诸皇子之冠。他也参与戎事,比其他皇子有更多机会过问国家政治、钱粮或皇家内部事务。在康熙生前,雍正已经为康熙批阅奏章,可以看出康熙对他的信任和培养意图。雍正的字力学康熙,也是雍正的聪明之处。另外,康熙十分钟爱雍正的儿子弘厉(即后来的乾隆),或许也对其父有所帮助。康熙曾言乾隆“福将过予”,可能也有暗示的意思。   另外还有一些证据,可以看出雍正是康熙心目中的人选,但是并不足以说明雍正就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十四子的各种资料我在这里就不列举了,同样,他也应该是人选之一。   至于其他人,比较重要的有皇太子、皇长子、皇八子,都因为各种原因在康熙生前就已经失宠,虽然其中有康熙的处理有失当之处,毕竟以成事实,且和本文无关,就不多说了。   其实,我们没必要为康熙想立谁为储争论不休,除了康熙自己,那是没有人说的清楚的。不管他派十四子西征的用意何在,是不是没来得及召回他继位,我们能够确定的只能是“二选一”的结论。历史已经把机会给了雍正,我们又知道了康熙心目中雍正也是一个合格的人选,这就够了。   得位迷案   最扑朔迷离的还是这一段,传说也最多。   矫诏夺位说。矫诏的说法其实有很多种,“于”“十”改字之辩其实迹近玩笑漏洞百出不值一哂,若无其他佐证,实在是没有提的必要。只是因为有了其他相关的说法,在这里也就说说。   第一种是就是改“十”为“于”,这种说法要或第二种说法合起来才有可信之处,第二种就是改“祯”为“禛”。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难以成立。其一:“于”字在当时并未通用,还是繁体字的“於”,在关系重大的遗诏之中怎么会用?其二:当时的行文制度,皇子称呼前一定有“皇”字,在提到时,应该是“皇十四子”,改“十”为“于”则变为“皇于十四子”,怎么理解?其三:“祯”与“禛”虽然字形相近,但改了要不露痕迹恐怕并非易事,雄才大略的雍正怎么会做这样的笨事情?还不如不用。其四:康熙是满族人,遗诏应该是用满文或满汉两种文字,用满文宣读,怎么改?其五: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密封锦匣制度,其实是创制于雍正,是他从自己得位的惨烈得出教训而“以备不虞”建立的,康熙时代根本就没有这个办法,由何而改?   第三种是去“十”说。说的是康熙临终前,想传位给十四子,但因为舌头已经不灵光,说到“十”字,停顿了一会儿,方才说出“四子”二字。这样,隆科多就有了机会,故意漏说“十”字:“皇上有旨,诸皇子到园,不必进内,单召四皇子见驾。”类似还有一说:康熙临终时,诸皇子在宫门外,隆科多独受命于御榻前,康熙书“十四皇子”于掌心,俄而崩,隆科多抹去“十”字,雍正得立。   第四种。康熙病中降旨召十四子来京,谕旨为隆科多截隐,十四子因此未到,隆科多即假造圣旨,立雍正。   这第三四种说法都有可能,不过也明显可见牵强附会之处,过于想当然,很有些有了结论再编造故事的味道。隆科多既非内阁大学士,又非兵部主管,由他一手遮天矫诏立帝,未免过于戏剧化。至于是否确有其事,恐怕只能作为历史之迷了。   除矫诏夺位说之外,还有杀父夺位说。说的是康熙病重,本来已经见好,结果雍正进了一碗参汤,康熙就此驾崩。此说也经不起推敲。其实,康熙于医药可以算是内行,据说和能自己给自己开药。他的“起居注册”之中,就说道:“南人最好服药服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恐与病不投,无益有损。”再说,康熙一向怕被人暗算,戒备极严,下毒恐易事。当时,康熙年老体弱,由感冒引起并发症终于不治,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清世祖实录”中记载,康熙帝临终,把几位皇子或重臣召至御榻前说:“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可见,康熙临终时隆科多独自伴君一说,是极难成立的。   其实,若康熙想立十四子,就不会让他长期滞留西北,也不会明明知道隆科多是雍正死党,还让他手握禁军,于身边朝夕与共了。派十四子西征,更可能是明为重用,实为放逐,避免夺嗣。留隆科多,则是为雍正保驾护航,历代传位之事,禁卫军都是举足轻重的,康熙一代明君,岂有不知之理。   (二)雍正之狠:杀弟、杀隆科多、杀年羹尧   (我发觉再这样写下去麻烦大了,所以以下简单写了。)   世人对雍正的苛评多来自于他杀弟和诛杀继位功臣隆科多和年羹尧。   杀弟   雍正继位之后,实际上皇位并不安稳,诸皇子反对他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他别无选择,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清除异己势力。   在这个过程里,他其实也显示了他的高明。比如,他并不先对付势力最大的皇八子,而是发表他为“总理事务”的大臣之一,又封他为“廉亲王”、兼“理藩院”尚书。他对付十四和九皇子的军权,也处理的可圈可点。这些在这里不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史料。   他改自己的弟弟名字为“阿其那”(狗)、“塞思黑”(猪),未免有些过分,难逃刻薄之评,然而也能看出来他对他们的恨意极深。争夺皇位,自古就是生死之争,胜者为王败者贼,谁也没有办法,换成其他人得了王位,雍正的下场未必好的到哪里去。历史上因此而弑父杀亲的比比皆是,不说也罢。   他到底有没有杀他们,也是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迷。雍正自己也说,他们的死“实奇事也”、“二人之死实系冥诛,......朕尚未加以诛戮也”。但是他也说:“朕之弟兄及诸大臣一切过犯,无不施恩,岂意众人并不知感。百日之内,淆乱朕心者百端。......夫启朕杀人之端也。...其人族灭犹不足以蔽其辜矣!”、“朕只论阿其那、塞思黑有必可诛之罪,有必当诛之理,而断不避诛阿其那、塞思黑之名也。”,可见他对杀弟之事并不否认推塞,他自己说“不辞亦不受”应该是老实话。(也可见雍正比较喜欢说实话讲道理,要不然哪来“大义觉迷录”那种“自白书”。做皇帝的对付政敌,杀了就杀了,有什么好解释的。那不是愈描愈黑吗?)   (后来据说,根据溥杰提供的线索,证明杀弟确实是雍正所为,也许可以作为定论。)   杀隆科多、杀年羹尧   这二人应该是雍正继位的大功臣,没有他们,可以说就没有了雍正。可惜,历代这样的功臣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无论忠奸都难逃此劫,何况这二位也不是什么好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再列举,只说说他们本身。   隆科多是孝懿皇后的亲弟弟,是真正的“国舅”,雍正一向称他为“舅舅”。雍正开始任命他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加太保、袭继“一等公”爵位,可算是极得宠幸。然而他“自恃拥戴之功,骄恣揽权,遭世宗猜忌”,终于在雍正五年被处永远监禁,次年死于禁所。他的儿子也被免职,发交他管束。可惜我在“清史稿”中没有找到他如何“骄恣揽权”的记录,也懒的找了,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皇亲兼权臣一定有其过分的地方。其实雍正对他也不算亏待,居然没有杀他,让他安度晚年,只是夺了他的权而已。如果象野史所说,雍正靠他篡位怕他说出来才对付他,为什么不杀人灭口?弟弟都已经杀了,再杀个臣子算什么?他比年羹尧幸运多了。   雍正继位,文靠隆科多,武靠年羹尧。年羹尧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可谓位极人臣,后来被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   年羹尧的死被野史附会的玄乎其玄,说他三天内连接十八道圣旨连降十八级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说他被削兵权后,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不谐矣”,始改就臣节。   有人说年羹尧死于知道篡位内情,是雍正卸磨杀驴,也许有一定道理,不过与其这样说,不如说他恃功自骄、专权跋扈。   传说年羹尧有一副对子,上联是“不敬师尊,天诛地灭”,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可见他的性格。又传说他对老师很尊重,有一次陪老师吃饭,厨子端上一盘鸭掌烧豆腐,是这位师傅喜欢吃的,太烫了,把老师给烫着了。年羹尧把筷子一放,眼睛一瞪。过了一会儿,厨房端出一个人的人头出来,另一说法是一只手,那位厨子被砍了。可见他做事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关于年羹尧的故事很多也很有意思,有机会说给大家听。)   当时年羹尧不但“恃功自骄、专权跋扈”,而且乱劾贤吏、苛待部下、任人唯亲,引起朝廷公愤。他当时在军中或川陕用人自专,称为“年选”,雍正都不敢不不同意。他在雍正面前也“无人臣礼”,不太尊重。他在西安总督府时,装饰衣着四爪龙、蟒袍,与宫廷相似,在与督抚、将军往来的咨文中,擅用令谕,语气模仿皇帝。(还有许多,不列举了。)试问,这样的臣子,哪个皇帝能够容忍?况且年羹尧还曾经与道人、占象人密议称帝之事,有自立谋反之心。   另外,年羹尧之死和他妹妹可能也有关系。年的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妹妹死了不到一个月,年羹尧就垮了台。   (三)大义觉迷录与文字狱   我记得曾经在某个网站上看到过大义觉迷录的资料,当时并没有注意,这次用到了想找给大家看看却百寻不获,不然大家可以看看原文,遗憾!   大义觉迷录的起因是一个落第书生曾静。这曾静是典型的书呆子,文章写的倒也过得去,只是不通世务。他的可钦之处是甘冒死罪劝人造反,可笑之处是居然去找岳钟琪帮忙。曾静看了吕留良关于“夷夏之防”的论述,非常感动,就叫他的弟子带了一封信给岳钟琪。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曾静居然以为他能继承岳飞抗金的遗志,灭掉清朝。其实岳钟琪生于清朝长于清朝,替清朝立了很大的功,官又做到了川陕总督,怎么会几百年前的事情叛乱。这时候明朝也已经亡了一百年了,他对复明自然也没什么感觉。于是他一边假意答应反清,一边暗中报告了雍正。雍正读了曾静的信,也读了吕留良的遗著,认为是思想问题,就亲自编了一部“大义觉迷录”回答这些问题,里面包括了曾静的供词、雍正在雍正四年九月颁的诏书、与曾静“改悔”以后写的一篇歌功颂德的“归仁录”。   曾静在给岳钟琪的信里,指出雍正的九项罪恶:窃位、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耽酒、淫色、诛忠用佞。大家从他举出的九项也可以看出他读书之呆。   其实雍正对曾静这么不客气的说法,并没有怎么介意,他所编“大义觉迷录”的内容也相当坦白,堪称雍容大度,就算是因为统治的手段,也是很不简单的宽容了。大家可以和历代甚至现代同类事情比较一下,就应该明白我的说法。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自认为”夷“,把清朝也称为“外国”,这相当于说自己是窃国,否认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有些坦白的过分了,也可见他的胸怀是很博大的。后来乾隆把“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全数收回,更可能的原因在这里。   雍正说:曾静“讥诽止朕一人”,吕留良则“上诬皇考之圣德”,“于本朝祥瑞事迹概隐匿不书,而专造作妖诬,布其私愤”。从现在的观点看来,应该说还是很公允的。   雍正说:够不够做皇帝,要看某人的“德”,并不问此人生在什么地方,“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圣德?”,“何得以华夷殊视?”,其实就是民族平等、人人平等,现在再看,是很有道理的话。   他还说:写文章的人“著劝戒于简编,当平心执正而论,对于外国人受大统之君,其善恶尤宜公平书录,细大不遗。......”,“若故贬抑淹没,略其善而不传,妄载言诬其恶,以为中国之君既生中国,自应享有令名,不必修德行仁,自 郅治之隆;而自外国入承大统之君,以为纵能夙夜励精,勤求治理,究竟无载籍之褒扬,为善之心因以自怠,则内地之苍生其苦岂有底止耶?”这些,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真心话,也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今天我们看来,仍然能感觉到他无可奈何的心境,苦口婆心的劝谕。   (呵呵,真的不能再这样写下去了,受不了了。以下一切从简。)      文字狱   其实在雍正一朝,文字狱比乃父康熙乃子乾隆都要宽大的多。   在当时为了加强统治,文字狱是免不了的。康熙在康熙三年杀过浙江庄家七十几人,这个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应该知道,那美丽的庄夫人就是这件案子的受害者。康熙五十二年又杀了戴名世等几十人。   乾隆就不用说了,他即位不久,就把曾静张继凌迟,一生中大兴文字狱,比他的父、祖都厉害的多。而且惩治对象绝无吕留良等明明白白反清的著作,均只是一字一句触犯了他的忌讳而已。   雍正最著名的文字狱是“维民所止”案,犯案的是和金庸有关系的查嗣庭。雍正把他的他的儿子逮捕,结果他们气死在牢里。雍正把他的其余四个儿子,杀一个,充军三个,一兄一弟、几个侄儿,也充了军。此外,别无株连,后来又放回了他的哥哥查慎行。   雍正七年,又有一个写文章梦想分封诸王削弱中央集权的人被杀,居然不明白那样一定导致天下大乱重启战火,这种不识时务的人杀了也不算冤枉。         后面的几部分,本来想好好写的,实在是太累了,查询资料也太麻烦,我可没有雍正那励精图治的精神,就大略了。   (四)雍正改革与肃清贪污   其实大臣的贪污情况,康熙也清楚的很,只是康熙比较心软,又照顾自己的部下,不忍处理他们。他在财经方面的功夫,也远不如雍正,办可能也力有所未逮。   搞改革,办贪污,从来都是火中取栗自讨苦吃,没有人会有好下场,数千年历代莫不如此绝无例外。雍正一代明君,居然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背负骂名也算是咎由自取。如若换成本人,一定装聋作哑或者撒手不管,享我的清福去了。免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还要遗臭万年。   算了,只列举他的若干政策罢了,没兴趣的朋友可以不看。   雍正元年四月,复日讲起居注官。(现在哪个做官的敢这样?呵呵。。。)下令“除山西、陕西教坊乐藉,改业为良民”。(这是明朝以来的弊政,战俘和罪人亲属归入此藉,子孙即永远不得出头。)   六月,命京师八旗无恒产者,移驻热河恳田。(拿自己人开刀,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八月,谕诸盐政约束商人,循礼安分,严禁奢靡。(想切断官商勾结,断人财路,岂不招怨?)   九月,除绍兴府惰民丐藉。(这些人是明初俘虏张士诚部下的后人,一直被编为惰民或乞丐,有没有机会翻身。仁政!)   十一月,下令禁止贩卖人口。   十二月,处理基督教事宜。   ......   五年九月,给各省入川逃荒之民,以牛具籽种,令开垦荒地。   ......   十三年四月,停旌表烈妇之例。(解放妇女,免受三贞九烈虚名所束缚。)后又“谕审案不许株连妇女”。   他做的事情太多,列举太繁,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资料。      (五)雍正之明   在谈及农业经济的开发之时,他说:“谕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不得阻挠。”他生于深宫,长于皇族,又是九五之尊,却明白知道且指出地方官的惯性勒索和基层干部的有意阻挠,并明言禁止,非常难得。想想我们现在很多领导,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身处基层,却对很多事情一问三不知,不知道他是真笨还是装傻。而且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也是应该好好想想的事情。   雍正用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宁可用黠而能者,不肯用愚而廉者”。如果学问好、品德好,如张廷玉等人,给与高位,留置内廷;出身功名不高,却别有才能的,如田文镜、李卫等人,便委以重任外放;至于科名渐进的人,虽词章华丽,也只能安置在翰林馆。      (六)雍正为政之勤   据说雍正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以批阅奏章为乐的人,要不然确实很难理解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处理朝政。他在短短的十三年当政时期,批阅奏章无数,而且意见精详内容具体繁简合适,与此同时,他又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佛学上,做的佛学笔记还超过奏章。   (七)雍正与文化、雍正与佛学   (八)雍正与康熙、乾隆政绩比较   康熙算是开国的君主,大清帝国到了他手里才打下来,政权才算安稳。打是打下来了,治理黄河和运河又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别的事情却有些力不从心了,只好留下一个烂摊子,幸好他有那么能干的一个儿子雍正,要不然大清还不知道到底能撑几年。   雍正当国十三年,政绩比康熙六十一年毫不逊色,客观讲还超过康熙。乾隆是个有福的人,确如康熙所言。祖父打下了天下,父亲治好了天下,他不用操什么心就过了舒服日子,可以随便浪费雍正的成果,可以志得意满自称什么“十全老人”,不过平心而论,乾隆也算得上是个明君,可惜晚年信了一个和绅。兼又好大喜功,乱打仗,把大清朝的底子给折腾的差不多了。   (九)大清三帝与历代明君比较   大清三帝与中国历代王朝比较都不逊色,甚至可以说超过汉唐,只是在满汉民族争议方面有所缺失。一则是大清的版图是除元朝外最大的,。二则连续数代明君,各朝未见。三则政治清明,没有发生历代如女祸、外戚、太监、藩镇之弊。      总的来说,雍正精力过人,喜欢办事,又不怕繁琐,可以说是天生的政治家。他自奉甚薄,虽然查办经济,却只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饮食色欲的要求都很一般,也不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名声贻害百姓。他把整理财政所得,都用在了免赋、赈灾、浚河、筑堤等方面。   他实际上身兼皇帝、宰相两职,而且两职做的实在都不赖。为君前文已经可以看的出,为相的政绩和作风并不输于明朝名相张居正。就事论事,他虽然不是无可指责,但是的确比康熙乾隆都高明的多。   他对全国的政务了如指掌,又知人善任,知道多数督抚的能力,有时候也特别提拔下层的下官。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贪污腐化的情况极好,是中国历代鲜见。   他一生潜心佛典,深谙“办事定”的学养,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精神,毅然进行改革,惩治满汉权臣,整顿田赋财税,即使是兄弟宗室也毫不留情,堪称“大无畏”。   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可以说是历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   然而,他生平结怨甚多,杀人也不少,对付政敌也够残忍,虽然说很多是罪有应得或无可奈何,也还是有“芝兰当门,不得不锄”的情况,毕竟逃不了“刻薄”、“狠毒”的苛评。只是,唐太宗、宋高宗也有骨肉无情之事,却未得此评,岂非可思之事。不过,“为德不周,为仁不达”的说法,他总是无可推脱的了。 [完] 事实上我对雍正并不了解,但是基于工作的关系,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渠道,要比一些真正想去了解的人多,对于疯狂影子的文章,由于缺少资料,基本上主观判断的多了一些,但是比一些民间流传的传记故事,要更接近真相。对此我愿意为他补充几点。首先要说的,即使是我们,有一些资料也并不是想看就能看,如果不是专门去做课题,我们也不可能专门去寻觅专业资料,我所引用的都是记忆中的一些东西,并不保证百分百的正确。 首先我还是要说遗照,事实上康熙遗照确实存在。而且在学术界,这分遗照也的确是质疑雍正即位的正统性重要证据,但是所有疑点并不如民间流传的那样,如疯狂影子所述清朝的圣旨为示郑重,均需用几种文字书写,而传位诏书如此重要的文件,更需用满蒙回汉藏五族文字书写,这份遗照恰恰缺少这个,通篇皆是汉字,而且字迹拙劣并不是康熙亲笔起草书写的。关于遗照学术界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说是假的,为雍正伪造,一种说是真的,的确按照康熙意愿起草的!第一种没什么好说的。说也没什么意思。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判断。 但是第二种意见应该需要一番解释,后大家才能了解他的意思。现在千头万绪从何说起呢,哦……? 首先这份遗诏太像造假的了,对于雍正的即位根本没有任何正面帮助。如果雍正蠢到制造这份遗诏的话,无疑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要知道遗诏是需要传阅天下的,至少诸位王子和首辅大学士皆需过目!而这份遗照如果没有别的什么有利证明,更本不具有任何说服能力。也就是说雍正更本不可能凭借这份遗诏登基为皇!但这份遗诏也的确,郑重其事的收录内务府,记入正史!并说明为康熙传位遗诏。这并不和逻辑,而雍正的政敌并没有利用这一点,正面挑战雍正就更不和逻辑了。出现这种情况,除非是雍正有着别的不容质疑的证明。比如康熙的亲口委任宣诏书先一步确立雍正的储君地位,所以这份诏书才能不合逻辑的存在!而根据清庭记载的康熙临终召见人员和一些无关紧要的皇子的态度!这种假设是成立的!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下次再说别的!
暂无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